【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展壮大脑机接口领域领军企业 实施启航企业培育工程】8月7日,工信部等七部门近日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意见》指出 ,发展壮大脑机接口领域领军企业,支持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任务。促进脑机接口中小企业创新供给,加快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以及瞪羚企业 、独角兽企业等 ,实施启航企业培育工程,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鼓励领军企业开放算法框架、公共数据和共性技术 ,为企业共同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机会前瞻】
近日,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我国脑机接口产业发展划定清晰路径 。文件提出 ,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产品在工业制造 、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领域加快应用;到2030年,培育2至3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从技术探索阶段向规模化应用阶段加速迈进。
《意见》明确支持创新基于光、电 、磁、超声、化学的新型脑信号传感器,突破脑信号采集芯片 、类脑计算解码芯片等关键技术,推动脑机接口系统向高集成、低功耗、便携式方向发展 。这将有助于解决当前非侵入式设备信号采集精度不足 、侵入式设备生物相容性和长期稳定性等技术瓶颈。
同时 ,《意见》鼓励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动脑机接口系统所需传感器、芯片、电池等核心器组件集成研发。上海、北京等地已出台专项行动方案 ,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北京聚焦技术突破和生态构建,上海以医疗级场景为核心推进产品落地,广东 、四川等地则强化产业链布局 。《意见》的出台 ,将加速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当前,全球脑机接口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已达19.8亿至23.5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将增至108.9亿美元 ,复合增长率达17.2% 。中国市场同样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24年规模达32亿元,预计2027年突破55亿元 ,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脑机接口领域正展现出独特的发展优势。尽管起步较晚 ,但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我国在非侵入式技术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侵入式技术快速追赶 。例如 ,“北脑一号 ” 半侵入式脑机系统成功帮助渐冻症患者 “用脑说话”,其临床效果获得国际认可。与美国侧重侵入式技术不同,中国在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领域的探索更注重临床风险控制 ,形成差异化竞争路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