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泉果基金的首只纯债基金“没了 ”。
近日,泉果基金发布了旗下泉果泰岩3个月定开债清盘的公告 ,该产品成立于2024年6月14日,刚成立一年产品就遭遇清盘引发了市场关注 。关于清盘的原因,泉果基金相关人士并没有直接表明 ,只是告诉界面新闻,这是一只机构定制的基金。
界面新闻记者查阅了该基金的2025年度一季报,截至一季度末 ,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超过20%的单一投资者有两位,持有份额比例分别为26.55%和53.15%,合计持有比例79.7%。该产品自成立后,就一直被赎回 ,份额从初始的16.3亿份,降至一季报的1.88亿份 。
上海某公募市场人士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机构定制的产品难免会遇到这种情况 ,一旦机构资金选择撤离,并且拉不到新的机构资金,零售也不能及时跟进的话 ,产品就会面临小微甚至清盘的风险。
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6月30日,泉果泰岩3个月定开债自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为3.12% ,业绩表现在同期纯债基金中刚达到前50%。
深圳一位公募市场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机构资金选择撤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机构内部出现风控要求,如果单一持有人占比较高 ,会引起机构内部风控的关注;或者某些机构出现了人事变动,资金出现了其他安排等 。与此同时,目前市场上能满足机构资金需求的同类产品很多 ,因此定制基金的业绩情况也是机构关注的重点。
界面新闻注意到,近期除了泉果泰岩3个月定开债,嘉实和国泰基金旗下的方舟一年持有期 、国泰金福三个月定开发起式混合基金也先后发布了清盘的公告 ,与泉果泰岩3个月定开债相似,上述两只基金的机构持有份额占比较高。
此外,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债基遭遇了大额赎回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最近半个月,已有天弘、人保、兴业 、大成、汇安、信达澳亚 、中欧等基金公司旗下的17只债券基金因大额赎回发布了提高净值精度的公告,而这些产品均呈现出机构客户占比较高的特征。
对于近期纯债基金面临大额赎回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师王方琳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A股市场近期表现活跃,提振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债市承压 ,10年国债收益率小幅上行,令纯债基金的净值承压。受此影响,纯债基金的性价比有所下降 ,投资者的持有意愿降低,进而选择赎回,转而寻找更具性价比的投资产品。
根据Wind数据显示 ,截至7月15日,今年以来纯债基金(包括中长期纯债和短期纯债)收益平均收益率为0.79%,相较于去年有明显有所回落 ,去年同期同类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35% 。
对于纯债类基金收益下行的原因,永赢基金绝对收益投资部总经理助理陶毅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在2024年债券市场走出牛市行情后,2025年上半年债市则走出“先抑后扬 ”的震荡态势。而债券基金从收益结构看 ,主要来源于两个部分,一是持有债券期间的票息收入(即债券利息),二是通过低买高卖赚取的资本利得。当前债券市场收益率已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票息收入对债市波动的“缓冲”作用较前几年有所减弱,因此纯债基金在震荡市中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显著增加 。
财通基金固收相关人士告诉界面新闻,2025年以来债券市场呈现几个新的特征:一是央行政策利率成为资金市场底部 ,宏观审慎管理下资金利率曾一度呈现加息效果;二是短债表现较弱、受资金影响较大,长债波动放大把握难度较高;三是基本面整体平稳,但关税脉冲影响较大 ,股债市场受短期风险偏好影响也较大。
在谈及后市债券市场的表现时,陶毅认为综合来看,下半年债市或呈现“低利率、中波动”的震荡格局——下方有支撑 ,上方有约束,整体波动幅度预计相对有限。但仍然需要警惕两大风险,一是股债市场的资金流动效应可能引发的短期资金虹吸现象;二是机构投资者操作趋同可能导致的利率快速下行风险 。
财通基金固收相关人士表示,短期看 ,债市或将延续震荡市,在稳定但偏弱的经济基本面和社会融资需求背景下,利率水平仍有下行趋势 ,但幅度可能偏小,债市的破局点或在央行买债;而长期看,当前市场风险偏好大幅提升的可能性也不大 ,预计货币政策还有进一步加码的空间,债市仍有做多的机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