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益多元化的家庭出行需求面前 ,空间、可靠性与全程无忧的体验正成为消费决策的关键考量。尽管新能源车型渗透率持续攀升,燃油动力系统在长距离行驶和复杂路况适应能力方面,仍被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视为不可或缺 。这种选择偏好背后 ,是对行程确定性与全程舒适保障的深层次追求。
现实出行场景中,用户痛点清晰可辨。多人口家庭的长途旅行常常面临空间挤压,第三排座椅的临时性难以满足持续舒适的需求,而行李容积则与乘员舒适度之间持续博弈 。同时 ,城市密集路网中的通勤效率与能源消耗,始终是萦绕在驾驶者心头的一抹焦虑。
更深层的情感洞察在于,当代家庭用户期待一款座驾能够承载全家的多样化需求——满足老人 、孩童、装载物品等基本要求——同时 ,对驾驶者自身而言,拒绝在任何维度上过度妥协。
无论是掌控动力输出的自信感,还是应对复杂路况时的从容 ,或是科技智能带来的精准便利,都应成为出行体验的有机组成部分。“成全家人,成就自己 ”成为高价值家庭用户的核心诉求 。市场呼唤一款集大空间、强适应性与综合无忧体验于一身的旗舰级解决方案 ,真正化解这些现实困境,将出行重新定义为一种舒适 、可靠且值得信赖的家庭时光。
承接市场对大型家庭出行载具在空间实用性与全程可靠性的深切期待,全新揽境展现了其作为旗舰SUV的核心解题能力。这款于8月5日在山西大同宣告上市的战略车型 ,体现出一汽-大众对于重构座舱空间与乘员舒适度之间关系的全新见解,并为长途奔袭的效率与从容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
第三排不再临时 ,满员与后备厢并非零和博弈
全新揽境的基础在于其庞大的车身尺寸(车长达5168mm,轴距2980mm)。需要注意的是,尺寸与空间的对应关系并非简单的数据堆砌 ,汽车公司需要实际考虑空间自由度与车身参数的转化比例。全新揽境的核心突破点在于对第三排乘坐体验的重塑,解决了传统三排座SUV普遍存在的窘境 。
得益于头部、肘部及至关重要的311mm座椅高度的优化组合,即便长途旅行 ,第三排乘客也能获得符合人体工学的自然坐姿与腿部承托,一改过往的临时性与局促感。
空间价值亦同时体现在灵活性与装载能力的平衡上。全新揽境提供6座与7座两种布局,精准应对不同家庭结构 。6座版本以其二排独立航空座椅为核心亮点 ,配备通风、加热及集成式3D按摩功能,显著提升了长途乘坐舒适度。7座版本则强调整车空间的极致多功能性,其座椅结构设计可实现完全放平 ,形成超过2.2米长的纯平平台,无论是长途运输或露营休憩,均可轻松满足。值得关注的是,在乘员满座的情况下 ,车辆仍能提供350L的基础后备厢容积,其深度与规整度被证实可从容收纳家庭出行中常见的大尺寸物件与多个行李箱 。
全新动力,带来能效的平衡艺术
在动力系统层面,全新揽境搭载了第五代EA888高功率版发动机 ,其核心价值体现在成功实现了性能指标的显著跃升与能效优化的同步达成,精准回应用户对于全程动力信心与经济性的复合需求。
发动机核心指标取得实质性提升,最大输出功率达到200 kW(272马力) ,峰值扭矩为400N·m。相较前代380系列同排量动力单元,功率和扭矩分别提升了23.5%和14.3%,这也是其被冠以450系列命名的重要依据。
关键的动态特性在于其400 N·m的峰值扭矩可从1700 rpm持续输出至4500 rpm的宽泛平台 ,确保了在日常大多数驾驶转速区间都能提供充沛而持续的加速力道,无论是城市路况的中途发力还是高速公路上的后段超车,均能从容应对 。这一特性显著得益于源于保时捷下放的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技术(VTG)的应用,有效改善了涡轮在低转速下的响应速度和介入效率。
第五代EA888发动机同时集成了包括500Bar超高压燃油直喷系统、米勒循环燃烧 、集成式中冷器、可变气门升程系统(AVS)以及智能热管理在内的一系列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的协同作用 ,核心目标均指向在强化动力输出的同时,系统性优化发动机的热效率和运行效能 。
性能提升的结果直观体现为动力表现的跃升。根据一汽-大众提供的数据,全新揽境450系列的0-100 km/h加速时间已进入7秒区间。对于一款整备质量接近2.2吨的中大型SUV而言 ,在同级搭载2.0T发动机的燃油车型中,此成绩亦处于前列水准 。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效能表现的突破。全新揽境450系列在获得23.5%功率提升的同时,其官方WLTC综合工况油耗反降至8.33 L/100km ,较前代对应车型降低了0.49 L/100km,打破了“动力升级必然伴随油耗增加”的传统预期。驱动效率的提升也曾在特定极限条件下得到印证,如在海拔跨度大、温差显著的高原区域进行的节油挑战项目中 ,参与者记录过远低于综合工况的瞬时油耗数据(如某次128公里路程报出5.3 L/100km,平均时速56 km/h),虽然此数值非日常典型路况可复现 ,但一定程度反映了动力总成在低负载高效区间运行的潜在能力 。
智能化和安全从未以能源形式划分
在满足家庭用户对空间与动力的核心需求之外,全新揽境在智能化体验与主被动安全领域亦展现出系统性的升级。其目标是将数字交互功能转化为实际驾驶与旅途中的高效伙伴 ,并将安全防护无缝融入日常用车场景。
全新揽境的座舱设计以三联屏为核心(15英寸中控屏 、11.6英寸副驾娱乐屏、10.25英寸仪表盘,搭配wHUD抬头显示),构建了一个注重信息整合与使用便捷性的数字化环境 。中控系统搭载行业主流的高通8155芯片 ,与科大讯飞深度合作的语音系统具备较强的识别能力(官方称语音识别准确率95%以上),支持双音区20秒连续对话,并引入了DeepSeek+自研混合大模型技术 ,旨在提升语境理解和交互的自然度,实现对座舱内环境调节、导航设定等多种功能的语音便捷控制(涉及功能超过400项)。副驾驶的独立娱乐屏设计则为乘客提供观影体验,同时避免对主驾驶视线造成干扰。
在驾驶辅助方面 ,全新揽境作为业内首款搭载端到端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的量产燃油车,在智能化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其IQ. 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由一汽-大众与卓驭科技联合开发)整合了惯导双目立体视觉系统 、双目增强OCC算法及可解释端到端大模型等技术 。
该系统被定位为燃油车阵营中独有的高速领航辅助标杆,宣称可覆盖全国95%的城市路况和100%的高速场景 ,具备自主上下匝道、变道超车、横向避障以及复杂路口的红绿灯识别与起停能力。结合泊车及遥控泊车辅助功能,官方表示该系统有助于缓解长途驾驶及城市拥堵路况下的驾驶者疲劳。
安全性能是全新揽境定义的基石 。其车身结构采用高强度笼式设计,官方数据表明高强度钢应用比例为84%,其中热成型钢占比25% ,旨在为乘员舱提供坚固保护,有效抵御外力冲击变形。
在主动安全领域,车辆配备了丰富的预警与防护功能。紧急辅助3.0系统 、交叉路口辅助、转弯辅助、紧急避让辅助等技术被应用于潜在危险情境的识别与干预 。针对行人 、非机动车(如两轮车)突然出现的“鬼探头”高风险场景 ,系统亦整合了预测性保护功能。官方提供的驾驶员状态监测功能通过动态反馈提醒驾驶者潜在疲劳迹象,而预碰撞系统(AEB)则设计用于探测并尝试在紧急情况下自动减速或制动。
为验证车辆的可靠性与耐久性,厂商在上市前对全新揽境进行了覆盖高温、高原、高寒等多种工况的广泛实路测试 ,累计总里程达到937万公里 。
服务和人文关怀可以是成本 ,更可以是资产
全新揽境的上市标志着一汽-大众在旗舰车型用户服务模式的系统性升级。厂商着力构建覆盖用户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核心举措包括采用厂家直营模式实现全国统一透明定价,并通过专属顾问全程1对1服务消除传统购车流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官方宣称此举旨在建立"更安心的全周期体验" 。
在长期拥车保障层面 ,厂商推出被定位为"行业唯一"的四项终身保障政策:终身整车质保、终身基础保养 、终身维修补偿及终身原装备件质保。此类长期承诺直击中大型SUV用户在车辆耐久性与维护成本方面的核心关切。
作为服务体系的延伸,新启航的"大众老友记"客户计划成为观察一汽-大众用户哲学的鲜活注脚。该计划通过置换补贴等实质举措践行对存量用户的持续关注,同时针对行业性的残值波动挑战整合系统性解决方案 。这种将精密工业思维延伸至用户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设计——从购车决策的透明化定价到拥车历程的长效保障——无不映射出德系制造体系中精密规划与人文温度的特有耦合。当多数车企聚焦产品参数博弈时,这家深耕中国市场三十余年的合资企业 ,正以更具时间纵深感的服务逻辑诠释其"长期主义"的底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