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2025年7月18日,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发文,披露了近年来境外间谍利用寄递等手段窃取我国稀土的情况 ,并表示将依法防范、打击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及其代理人对我关键矿产资源的渗透破坏窃密活动。
该文介绍,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是国家战略资源。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我国充分借鉴国际通行做法,依法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但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及其代理人企图勾连策反境内不法分子 ,利用寄递手段窃取我稀土相关物项,给我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案例显示,某国不能自主生产提纯稀有金属 ,但为保证其国内稀有金属供应,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进行相关囤积。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该国某重点领域承包商一方面通过更换包装伪造“非中国原产”标签后转口偷运至其国内;另一方面企图采取虚报含量成分 、伪报品名、快递小包多次少量、更换运输渠道等方式 ,将我国稀土等出口管制物项非法输送出境 。
国家安全部表示,掌握确凿证据后,国家安全机关会同有关部门依法采取行动,截断稀土相关物项非法出境渠道 ,有力维护了我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据介绍,稀土被誉为“工业黄金”“新材料之母 ”,我国目前稀土储量 、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 ,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资源优势及产业链优势。部分国家高度关注我国稀土相关物项供给情况,千方百计开展窃取活动 。
境外间谍窃取我国稀土的方式主要为伪报品名,瞒天过海。工作发现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及其代理人企图指使境内不法分子瞒报成分利用我寄递渠道将稀土偷运出境,如将稀土伪报为其他非管制物项,或伪造稀土的技术指标、成分含量等信息 ,将高纯度稀土(如镝、铽)申报为低价值产品(如铁合金 、镍粉)或“焊锡膏”“耐火”等普通商品,逃避出口管制。
其次,夹带私货 ,偷梁换柱 。工作发现,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及其代理人企图指使境内不法分子将未申报的稀土相关物项隐藏在其他正常申报的货物或运输工具中,如将稀土等原料加工为初级产品,将稀土粉末混入瓷砖原料 ,或灌入塑料模特、矿泉水瓶等,再以合金配件、机械零件等模糊标签名义偷运出境。
国家安全部表示,国家安全机关提示国家安全机关深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将维护关键矿产资源领域国家安全作为重要任务,与有关部门一道,依法防范 、打击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及其代理人对我关键矿产资源的渗透破坏窃密活动 ,坚决维护我国家安全。
今年以来,我国加强了对稀土出口的管制,并在打击走私方面重拳出击 。
2025年2月4日 ,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公告,决定对钨、碲、铋 、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5月9日,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组织商务部、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海关总署、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邮政局等部门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会议 ,部署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
据介绍,国家对镓、锗 、锑、钨、中重稀土等战略矿产实施出口管制以来,部分境外实体与境内不法人员相互勾结,不断翻新走私出口手法 ,试图逃避打击。为避免战略矿产非法外流 、遏制走私势头、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同时促进合规贸易、保障产供链稳定,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成为当前迫切且重要的工作任务 。
各部门将聚焦战略矿产领域 ,加强源头管控,形成打击合力,针对伪报瞒报、夹藏走私 、“第三国 ”转口等典型规避手法 ,重点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同时,完善行刑衔接,依法加快办理并公布一批违法出口案件 ,深挖幕后非法实体和走私网络,坚决打深打透,对不法分子形成有力震慑。
在此背景下 ,5月中旬,网络流传南宁海关破获特大稀土走私案、“稀土内鬼浮出水面,南宁海关立大功”等信息,引发广泛关注 。对此 ,南宁海关5月19日发布情况说明称,该事件系部分网民将该关查获的外省一公司600公斤焊锡膏误传为稀土材料。该批货物中铋不属于稀土,涉事公司无法提供出口许可证 ,因此不予放行。
针对稀土出口管制引起国外关切,商务部曾表态,中方对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体现了中国政府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同时,中方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愿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加强出口管制领域对话合作 ,维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6月19日,商务部发言人还表示,中方依法依规 ,不断加快对稀土相关出口许可申请的审查,已经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合规申请,并将持续加强合规申请的审批工作。中方愿就此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出口管制、沟通对话,积极促进便利合规贸易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