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澳门天天开好彩资料:佛山输入性疫情基孔肯雅热应该如何防治?|界面新闻

2025年新澳门天天开好彩资料:佛山输入性疫情基孔肯雅热应该如何防治?|界面新闻

admin 2025-07-16 24小时月刊 3 次浏览 0个评论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杨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7月15日,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官微健康顺德发布情况通报称 ,7月8日该区监测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 。经主动病例搜索和检测,截至7月15日,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78例 ,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 、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基孔肯雅热由此引发关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卢洪洲向界面新闻介绍,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通常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 。其传播与季节性气候变化密切相关,通常在雨季后出现流行高峰。

实际上,该种病毒非首次在国内出现。据冯云、张海林2025年5月发表于《中国热带医学》的综述文章 ,2008年以来 ,中国至少有16个省市自治区(广东 、北京、浙江、福建 、云南、山东、山西 、上海 、四川、浙江、河南 、湖北、湖南、重庆 、天津、贵州等)以及台湾地区、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发生过基孔肯雅热输入性病例 。输入性病例主要来自东南亚和南亚地区。

该疾病主要通过被感染蚊子叮咬传播,重要媒介蚊种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具体而言,卢洪洲告诉界面新闻 ,基孔肯雅热病毒在蚊子叮咬人类后进入人体内,通过血液系统扩散到全身,病毒再在人体细胞中复制 ,并通过蚊子叮咬再次传播给其他宿主 。

对于本次佛山疫情,卢洪洲进一步向界面新闻分析,输入病例为境外务工人员 ,其回国时处于病毒血症期(即血液中带毒) 。加上佛山正值高温多雨,伊蚊密度高,患者被蚊子叮咬后 ,蚊子再叮咬别人,形成“人→蚊→人 ”的循环。另外,病例集中在乐从 、北滘、陈村三镇 ,说明伊蚊孳生地就在居民身边。一盆积水、一只废旧轮胎 ,都可能导致疫情传播 。

2025年新澳门天天开好彩资料:佛山输入性疫情基孔肯雅热应该如何防治?|界面新闻

而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后,患者通常有3-7天的潜伏期(范围2-12天)。卢洪洲告诉界面新闻,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突发高热 、严重的关节痛、皮疹、结膜炎和肌肉疼痛。其中 ,关节痛通常是该疾病最显著的症状之一,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 。有相关症状 、去过风险地区的疑似感染者可以在医院通过IgM/IgG抗体检测或核酸检测来确诊或排除感染。

不过,据《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基孔肯雅热为自限性疾病,没有特殊性治疗方法,一般以对症或支持疗法为主。卢洪洲向界面新闻提到 ,患者确诊后,发病头5天应做好防蚊隔离,可以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 ,但不使用布洛芬 、阿司匹林;以急性冰袋冷敷,慢性热敷及拉伸缓解关节痛 。

同据前述技术指南,目前尚无可用的疫苗来预防基孔肯雅热 ,控制媒介(即蚊虫)密度是预防控制基孔肯雅热最重要的措施 ,包括翻盆倒罐,清除蚊虫孳生地;采用驱蚊剂、穿着长袖衣物或使用蚊帐等措施防止蚊虫叮咬。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就诊并将旅游史告知医生。

另据前述综述文章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具有相似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主要传播媒介都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常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共同流行 。因而 ,对这两种传染病采取相同的防控措施,同步开展监测和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提到,近10年来 ,中国每年都发生登革热本地流行,建议今后各地在登革热病例监测中同时开展基孔肯雅热监测,采用病毒核酸、抗原或抗体检测方法对病例作出特异性诊断。

你可能想看:

转载请注明来自晋中梭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梭新,本文标题:《2025年新澳门天天开好彩资料:佛山输入性疫情基孔肯雅热应该如何防治?|界面新闻》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Top
网站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