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姐统一印刷图库:【专访】刘志阔:特朗普“大而美”法案的影响可能被高估了|界面新闻

红姐统一印刷图库:【专访】刘志阔:特朗普“大而美”法案的影响可能被高估了|界面新闻

admin 2025-07-13 24小时月刊 2 次浏览 0个评论

记者 闫桂花

7月4日,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减税法案“大而美”法案在一片喧嚣声中落地了。该法案有两个重要的初衷,一是通过减税和对人工智能等行业的扶持吸引制造业回流 ,二是解决政府财政悬崖问题。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有观点认为法案可能会对中国吸引外资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形成制约 。对此,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刘志阔认为 ,不宜高估法案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美国的减税政策对中国来说其实影响不大。对于大的跨国公司来说,选址决策也不完全基于税率 。他们通常采取更多元化的布局,在美国投资 ,也在其他地方投资。”刘志阔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说。他对中美贸易战下的企业行为,以及税收和产业政策等有长期的深入研究 。

在仔细阅读了这份长达近900页的法案后,刘志阔认为 ,实际新增内容并不多,现行条款也基本都在预期之中,无论是21%的企业所得税率永久化还是100%投资费用化 ,“并不会新增产生额外的外溢效应。 ”

他还指出 ,“大而美”法案废除了很多对新能源领域的补贴,同时加大对传统能源的支持,长期来看 ,这可能利好中国新能源行业。

红姐统一印刷图库:【专访】刘志阔:特朗普“大而美	”法案的影响可能被高估了|界面新闻

“(特朗普)他的策略非常简单,就是美国有竞争力的,我就支持 ,美国没竞争力的,我就不陪你们玩 。毕竟现在新能源所有先进的东西都在中国的产业链上,对他来说 ,支持新能源就意味着支持中国。”刘志阔说,“这种看法非常短视,对中国来说长期是有利的。”

至于法案是否会通过加大财政赤字而威胁到中国在美国的金融资产安全 ,刘志阔认为,目前还没有看到美国市场因此产生巨大波动 。他同时提醒,如果因此减持美债 ,中国需要找到更好的投资选择 ,因为美债到目前为止仍是回报率更高、流动性最强的选择 。

以下是本次对话实录,经界面新闻编辑整理

界面新闻:该法案出台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其中一些措施,比如将21%的企业所得税率永久化 、100%投资费用化、提高“穿透式企业 ”税收减免等 ,在吸引制造业回流方面,能起到多大帮助?

刘志阔:仔细翻看了这份方案后,我认为主要还是特朗普要兑现自己竞选时的减税承诺。这个法案实际新增内容并不多 ,之所以备受关注,更多是被媒体尤其是特朗普与马斯克的争端而放大了。(编者注:法案出台前后,马斯克火力抨击该法案将加剧美国财政赤字 ,称其为“令人作呕的恶行”;特朗普则指责马斯克“失去理智”,批评马斯克因电动车补贴被削减而“发疯 ”, 马斯克则进一步升级冲突 ,宣布成立新政党美国党” 。

其核心是延续特朗普第一任期的21%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该税率原本是2025年到期,现在把它永久化了。但在当下的背景下 ,即使不永久化 ,也不太可能再回到35%这个水平。所以整体符合预期 。

另外,各种投资的费用化,也没有多大影响。原来是分年度折旧抵扣 ,现在是一次性全额抵扣,不过只是跨期调整,本期多扣 ,未来就少扣,整体税负影响有限。

其他最高税率的边际也没有大的、明显的调整 。比如,美国税收界这些年一直呼吁 ,要针对超级富豪的财富征收财富税,也匡算了一些方案和思路,但在这一轮的调整中 ,个人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也没有上调。显然,特朗普也不太可能实现这方面的设想。

界面新闻:白宫宣称该法案会吸引企业回美国建厂 、“保护美国创新”等,但这么说来实际上外溢效应尤其是对中国并不会很大?

刘志阔中国现在的企业(所得)税率普遍是25% ,但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税率只有15% ,加上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实际税率还会再下降 。除此之外,中国在集成电路等重点行业中 ,还有相应的税收优惠。也就是说,实际上中国对高科技相关的税率相对不高。

现在大家都在争抢先进制造业,一个原因是它的税基相对来说比较好流动 ,所以相关优惠也会较多 。相比之下,针对奢侈品等服务业,税率还是25%左右 ,不可能有任何税收优惠,因为这类服务业离不开市场 。

所以总体而言,美国的减税政策对中国来说其实影响不大。对于大的跨国公司来说 ,选址决策也不完全基于税率,他们通常采取更多元化的布局,在美国投资 ,也在其他地方投资 ,同时也在跟中国“脱钩 ”,多方齐下。

另外,在整个贸易战大背景下 ,企业对这种边际性的政策调整实际上已经“脱敏 ”了 。以前我们认为各种政策都是可预期的,会去精确计算百分之几的税率变化会带来多大的影响,但如今 ,关税一动,整个调整幅度就特别大,极端压力下 ,边际性的政策调整不再那么受到关注了。

界面新闻:现在大家更关注的是马斯克和特朗普吵架,那么他们吵架中涉及到的能源政策,对中国会有什么影响吗?

刘志阔:这部分的核心是大幅减少对大众新能源的补贴 ,同时鼓励传统化石燃料。这符合特朗普一贯的认知和政策 。他的策略非常简单,就是美国有竞争力的,我就支持;美国没竞争力的 ,我就不陪你们玩。毕竟现在新能源所有先进的东西都在中国的产业链上 ,对他来说,支持新能源就意味着支持中国。另外也可能涉及到政治利益集团的博弈,只是我们现在没有相关证据支持 。

当然特朗普的这种看法非常短视 ,对中国来说长期是有利的。但短期来说,也谈不上多大影响,因为我们的汽车在关税战下也很难进入美国市场了。

界面新闻:批评人士指出 ,法案中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加大美国的债务危机 。有学者据此认为,中国应继续减持美债,防范风险 ,你认为呢?

刘志阔:目前还没看出来,该法案是否会给美国赤字带来大幅变化,美国市场也没有因此产生巨大波动。另外 ,除了美债,中国目前似乎也没有更好的投资选择,因为美债仍是回报率更高、流动性最强的选择。

我们担心美国债务上升 ,继而带来财政问题 ,导致经济崩溃,致使资产价格大幅下跌,中国持有的资产贬值 ,所以应该抛售美国资产 。这一逻辑的前提是,债务上限真的会导致资产价格下降 。

那么,存在不存在债务上限?这是理论界正在探讨的问题。原先我们认为 ,债务是有上限的,是因为如果付息率大于经济增长率,就会导致债务占GDP比重不断上升。所以 ,债务上限的条件就是利息支出不能大于经济增长速度 。

这里的利息衡量的是市场中基本利率的状态,但现在理论界认为,这个利息应该指国债的无风险利率才对。同时 ,在当前全球极其不确定的情况下,只要保证国债的流动性,国债就是最安全的资产 ,这种安全资产反而能在当前全球资产不确定性的价格当中 ,给定一个非常深的锚。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国债本身的债务增加到底是坏事还是好事,其实是不确定的 。尤其是经济越波动 ,越没有安全资产的情况下,债务的增加反而是对整个的经济运行发挥正面作用。至少在过往,并没有发现债务在上升当中对经济产生了多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大家越来越怀疑原来的理论所阐释的逻辑 。

不仅如此 ,如果资产价格出现波动,美联储不可能无动于衷。在上一轮金融危机中,美联储已经表明其工具箱是极其丰富的。

界面新闻:另外一个争议比较大的是该法案是对穷人的进一步剥削 ,会加大不公,这个问题是真实存在的吗?会有多大影响?

刘志阔:主流的报纸杂志比如外交事务、外交政策 、经济学人等等,都将这个法案描述为一个非常混乱的、短视的东西 ,但仔细去读,你会发现其实他们的证据也并不充分 。

其中,最有说服力的可能就是法案大幅削减了联邦医疗补助支出和补充营养援助计划的开支。医疗补助计划(Medicaid)和食品券计划(SNAP)主要让穷人受益。但即使这些 ,如果细看相关条款 ,也会发现,法案实际上是在领取方面附加了工作条件,这个逻辑也并没有问题 ,就是我给你发钱,但前提是你要工作多少小时以上 。

不得不说,当下确实是一个全球规则重塑的时期 。我们以前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很多人理解为口号,但现在看来,各种规则都在巨大的变动 ,包括美国也是。从法案通过的过程中,能感觉到美国的党派竞争越来越极化,特朗普提的政策 ,民主党全面反对,反之亦然,媒体的争论也相当激烈 ,原因也可能是主流媒体中特朗普的反对者居多。

我们可能高估了这个法案对美国的影响 ,但与此同时,我们可能也低估了美国经济的韧性,同时低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 。特朗普4月2号推出对等关税 ,动静如此之大,但迄今也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巨大的影响。比如,从最近更新的通胀数据来看 ,原先关税大幅提高美国通胀的预期可能也不成立,原因可能是真正的中国商品在美国家庭当中的开支比例并不高。

我们可能也低估了中国经济本身的韧性 。4月份以来,美国对等关税的大幅调整与波动 ,目前并未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足够的冲击,短期来看,这场压力测试极大体现了我们本身的韧性。真正影响比较大的可能是中美之间在人员和科技层面的交流 ,这方面的影响恐怕更为深远。

你可能想看:

转载请注明来自晋中梭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梭新,本文标题:《红姐统一印刷图库:【专访】刘志阔:特朗普“大而美”法案的影响可能被高估了|界面新闻》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Top
网站统计代码